网上有关“东方乌毛蕨的特性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东方乌毛蕨的特性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Blechnum orientale L.名别
大风尾草、乌毛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2cm。根状茎粗短,直立。叶簇生,叶柄坚硬,长达60cm以上,基部密被毡状披针形的褐色鳞片;叶片长宽披针形,草质,长40—l20cm,宽25—40cm;羽状复叶;羽片多数,斜展,互生,条状披针形,长15—23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圆或楔形,无柄,全缘;侧脉细密,通常分叉。孢子囊群线形,沿中肋两旁着生,囊群盖同形,向中肋开口(图86)。
图86 东方乌毛蕨
Blechnum orientale L.
地理分布
分布于我国江西、浙江、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海南、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亚洲热带其他地区也有。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一般于2—3月萌发返青,3—4月新叶展开,并形成孢子囊群,老叶逐渐枯死。9—10月孢子成熟后自行散落,至降霜地上部分枯死。凡是冬季无霜、气温≥5℃的地区,能以绿色体越冬,翌年春季生出新叶。生育期约250—270天,生长期达270—300天。
东方乌毛蕨的根茎富含营养,具有大量的潜伏芽,根茎断离后可自成新株。在刈割或畜群啃食的情况下,能促使芽点萌发,具有较强的再生力。伹生长在居民点附近的东方乌毛蕨群落,由于每年强度刈割或放牧利用,使其生活力逐渐下降,甚至在草群中消失。
东方乌毛蕨是热带植物种,适应的生态幅不宽,只能在暖热、湿润的中亚热带以南的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耐寒性远不如广布于我国南方山区的芒箕骨(Dicranopteris dichotoma),在中亚热带以北地区不能生存,当冬季气温下降至0℃左右时,地上部分即趋干枯;在绝对最低温度达-5℃以下的地区,其地下器官也难以越冬。
东方乌毛蕨分布的垂直高度,海拔300—1300m;适应的降水范围1400—2000mm;土壤pH范围4.5—5.5,在pH值为4的土壤上也能生长,为丘陵山地酸性土的指示植物。喜生于从黄壤至红壤的各类土壤类型中,尤其在红壤土上分布最为普遍。多生长于丘陵山地阴坡的杂木林和松林下以及湿润、肥沃的路旁、沟边,比较耐荫蔽,在郁蔽度达0.5的林下能生长良好。不耐水渍,喜生于排水条件良好的坡地。耐高温而不耐干旱,在35℃以上的持续高温下,只要土壤水分充足,能正常生长发育,如果土壤缺水,植株明显受害。
饲用价值
东方乌毛蕨的叶片柔嫩多汁、无毒、无异味,是一种良好的青绿饲草。幼嫩时,猪喜食,牛、羊采食。但在孢子成熟后,叶柄纤维化,饲用价值明显下降。其化学成分见表86—1。
表86—1 东方乌毛蕨的化学成分广西省畜牧所分析。(%)
东方乌毛蕨含有17种畜禽所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含量比较高,达7.91%,已达到良等牧草的水平,比大翼豆(Macroptiliumatropurpureum)的氨基酸含量还高(表86—2)。
表86—2 东方乌毛蕨的氨基酸含量广西畜牧研究所分析。(%)
东方乌毛蕨的总能,对牛、羊、猪、鸡的消化能、代谢能、各种净能及可消化粗蛋白质的含量均相当高,已达优等牧草的水平,尤其适于牛、羊、猪的利用(表86—3)。
表86—3 东方乌毛蕨的能量价值及可消化粗蛋白质含量
*广西畜牧研究所分析。
东方乌毛蕨是一种大型蕨类植物,产草量相当高,一般每丛可产鲜叶1.5—2.5kg,最高可达3.5kg左右,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东方乌毛蕨幼嫩期,可以放牧牛、羊,亦可刈割后切碎喂猪和家禽,还可作为青贮的原料。在孢子成熟前,可刈割晒制青干草,制成草粉,作为配合饲料的原料。根茎富含淀粉,加工后可作精饲料。
除饲用外,可作薪柴;其叶丛造型美丽,可用作绿化、美化环境,水土保持和观赏植物,也是造纸原料;叶可入药,捣碎外敷疮肿,可消肿、拔毒、生肌;根茎入药,有清热解毒化瘀之功效。
植株高达130厘米。根状茎横走,粗约5毫米,黑色,连同叶柄基部偶有一二卵状披针形鳞片。叶近生;叶柄长约70厘米,粗2~3毫米,基部黑褐色,向上渐变为禾秆色,几光滑;叶片长约60厘米,宽20~25厘米,卵状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先端渐尖,并具羽裂尾头,基部不变狭,二回羽裂;羽片22~25对,顶生羽片长约5厘米,基部宽约1.8厘米,三角状披针形,渐尖头,基部阔楔形,柄长约5毫米,羽裂达2/3,侧生中部羽片几无柄,斜向上,互生(基部的对生),相距约2厘米,近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对称,羽裂达1/3;裂片约30对,斜展,长宽各约3~4毫米,三角形,尖头。叶脉下面明显,每裂片有侧脉8~10对,基部一对斜展,其上侧一脉出自主脉基部,下侧一脉出自羽轴,二者先端交结成一个钝三角形网眼,并自交结点向缺刻下的膜质联线伸出外行小脉;第二对侧脉斜伸到膜质联线,在主脉两侧形成两个斜长方形网眼;第三对侧脉伸达缺刻以上的叶边。叶近革质,干后褐绿色,上面光滑,下面沿各脉疏生柔毛及少数橙红色小腺体,并沿羽轴有一二淡棕色鳞片;鳞片膜质,阔卵形,有缘毛。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侧脉中部,每裂片5~9对,下部1~2对不育,因此在羽轴两侧各形成一条不育带;囊群盖小,膜质,淡棕色,上面疏被白色柔毛,宿存,成熟时隐没于囊群中。染色体2n=72,144。
关于“东方乌毛蕨的特性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雁白]投稿,不代表集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meiled.com/jyan/202509-4360.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集美号的签约作者“雁白”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东方乌毛蕨的特性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东方乌毛蕨的特性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B...
文章不错《东方乌毛蕨的特性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