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南后街的故居祠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南后街的故居祠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南后街周围分布了许多名人故居或祠堂,其中对外开放的故居有严复故居、冰心和林觉民故居等近5处,其余的还在整修中。在南后街口(南)附近的澳门路上还有林则徐祠堂。 景区地点:福建省福州市郎官巷80号
简介:严复——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严复的译著——《天演论》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之第一文。严复故居坐落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这里诞生了几十名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1992年,福州市政府将严复故居公布为应当保护的名人故居。2001年由上海大唐美术公司捐赠100万元将其修复和陈列布展。2003年1月8日,在严复诞辰149周年时,免费向社会开放。 景区地点:福州市鼓楼区杨桥路86号(南后街北口,双抛桥东侧)
简介:冰心的故居,也是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的故居。故居位于坐西朝东,三进,四周有风火墙。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一长廊,廊两旁种有翠竹。第三进大厅两旁各有前后厢房。天井两旁为自成院落的南、北院。林觉民住在西南隅一厅一房。厅与房前有小天井,小天井南端的卧房窗外有花台(昔时种植腊梅。小厅有门东通“紫藤书屋”。在林觉民就义后,父亲林孝颖为逃避清兵的追杀带领全家躲到福州远郊,谢家便买了此居,民国建立前后,冰心(谢婉莹)曾居此。而且近代才女林徽因(建筑师、教授、诗人、作家,夫婿梁思成)作为林觉民的侄女曾在此居住。一处民居住三个名人,当然有特殊意义了。 景区地点:宫巷西段北侧26号。
简介:沈葆桢故居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清同治年间,沈葆桢购置后加以修葺。沈葆桢(1820-1879),字幼丹,林则徐之婿,曾任江西巡抚、福建船政大臣、两江总督。其故居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布局严谨,雕饰富丽,集中明、清两代建筑风格于一体,是明、清时期福州典型的豪门住宅。占地面积2800多平方米,周围风火墙,前后三进,一列倒朝,木构建筑,每进均有围墙分隔,建筑总面积为2000平方米。 景区地点: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
简介:福州的林则徐祠堂位于今澳门路,额称“林文忠公祠”,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高大的牌楼
式的大门樯,气势凌空。大门前有一对石狮拱护,栩栩如生。入大门是“仪门厅”,中间石铺甬道,有楹联曰:“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令人高山仰止,感佩万端。
“林文忠公祠”是于1982年改为“林则徐纪念馆”的,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临街的门墙新匾“林则徐纪念馆”,又左匾“中兴宗衮”,右匾“左海伟人”。福州市人民教育委员会以“林则徐纪念馆”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基地。这里在福州人民,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是一个硕大的丰碑
祠门朝东,第一道为枣红色屏墙,设左右边门,额题“中兴宗衮”、“左海伟人”,内壁嵌“虎门销烟”大型浮雕。第二道为牌楼形门墙,中为正门,额题“林文忠公祠”。
进门为庭院,左右为回廊,正中有石道通仪门厅。仪门厅为悬山式,3开间,厅后有石道通御碑亭。亭为正方形,重檐九脊顶,内有3座青石碑成品字形排列,一为圣旨,一为祭文,一为碑文,皆为林则徐卒时所赐。
亭北有祠厅,自成院落,门额题“树德堂”。厅正中祀林则徐塑像,上挂道光十九年(1839)皇帝御书“福寿”匾额,旁有名人题联。像前有一精刻青石供案。壁上悬有林则徐所撰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祠堂内还有鱼池、假山及曲尺楼、竹柏轩等建筑,清静幽美。
经过2008-2009年一年多的紧张布展,整修过的林则徐纪念馆已经于2009年6月3日(即虎门销烟170周年纪念日当天)正式对外免费开放。
修缮后纪念馆展览总面积由原来的3500平方米扩大到8500平方米,扩大了1倍多,原有的林文忠公祠恢复了祠堂功能。福建省林则徐研究会秘书长翁纪阳介绍,新的林则徐专题展览打破传统,不按照纪年的顺序,突出林则徐的人格魅力,与大事件结合,布置了5个主题陈列。分别是:矢志报国的闽都赤子、清正务实的社稷名臣、放眼世界的左海伟人、举世共仰的禁毒先驱、抗敌御侮的民族英雄。共展出文物100多件,其中有国家一级文物———鸦片战争中的火药缸(全国仅2件),以及林则徐亲笔书写的四条屏对联,另有复制的一品官服,林公任陕西巡抚时在浦城小住留下的五块匾额等,这些珍贵文物经过了1年多的征集。
游览其中,除了能欣赏“湖广总督衙门”、南后街乡亲欢迎林公回乡、林公流放到新疆坎儿井等逼真的场景外,还可以一睹林则徐的亲笔书画、信札、奏折等实物。最有特色的是用高科技多媒体演示手法表现的“虎门销烟”场景,200多平方米的展示大厅内,100多名仿真人,惟妙惟肖,中间是林则徐在众多官员的陪同下,高举右手,宣布虎门销烟的开始;左侧是几十名工人抬着鸦片,投入销烟池中,场景利用投影制造水面波动效果。 (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
“闽都民俗文化大观园”位于福州南后街蓝建枢故居,由福州市三坊七巷管理委员会与福建省读一民间珍藏馆共同举办,展出数千件福州民俗器物。
蓝建枢故居位于吉庇巷与南后街的交叉处,是一座清代建筑物。民国时期修葺过,建筑面积1029平方米。蓝建枢故居在吉庇巷、南后街均开有大门。主座二进,坐北朝南,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鞍式山墙;前后天井,左右厢房。花厅坐东朝西,采用青砖与木料混合结构,为中西式结合的古建筑。
想看看旧时“大宅院”厅堂是如何布置的,不妨到蓝建枢故居探个究竟。
关于“南后街的故居祠堂”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念珊]投稿,不代表集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meiled.com/kepu/202509-308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集美号的签约作者“念珊”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南后街的故居祠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南后街的故居祠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南后街周围分布了许...
文章不错《南后街的故居祠堂》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