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四门的佛学四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门的佛学四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天台宗所立之四种悟入佛教真理的门径
即有门、空门、亦有亦空门、非有非空门。此四门各各配于藏、通、别、圆四教,称为四教四门。
(二)藏教的四门
为修缘生析空观而证知偏真之理。兹依《法华玄义》卷八(下)所述,略述如次︰
(1)有门︰‘乃是无明正因缘法,出生诸行,烦恼业苦三道,悉皆是有。’乃诸阿毗昙论所说,憍陈如的真实知见即由有门悟得。
(2)空门︰‘即是彼教析正因缘,无明老死苦集二谛。’乃《成实论》所说,须菩提即藉此门得道。
(3)亦有亦空门︰‘即是彼教明正因缘生灭,亦有亦空,若禀此教能破偏执有无之见。’乃《昆勒论》所说,为迦旃延入道之门。
(4)非有非空门︰‘即是彼教明正因缘生灭,非有非无之理。’乃《迦旃延经》所说,车匿即由此门得道。
(三)通教的四门
为修如幻体空之观而证知诸法幻化之理。
(1)有门︰又作实门;观‘若业、若果、善恶等法,乃至涅盘皆幻化’,说藉他缘而起之法假有如幻。
(2)空门︰又作不实门;观‘诸法既如幻化,幻化本自无实,无实故空’,说以即有之空入道。
(3)亦有亦空门︰又作亦实亦不实门,观诸法假有,但假有亦非有。
(4)非有非空门︰又作非实非不实门,观假有本来非有、真空也非空,而入偏真之理。
(四)别教的四门
以历别入中之观法为基本。
(1)有门︰说如乳有酪性,故佛性必有。
(2)空门︰说如石中无金,故佛性是空。
(3)亦有亦空门︰说佛性虽本来有,但若从方便而得,则是空。
(4)非有非空门︰说佛性是中道,双非两遣,以为见其非有非空而入圆真之理。
(五)圆教的四门
以圆融无碍之观法为基础,说‘此门明入佛性第一义’;又,《四教义》卷三以为圆教有七义的分别。
上述之四教四门中,由任何一门均可悟入佛道。其中,藏教多由有门悟入,通教多由空门悟入,别教多由亦有亦空门悟入,圆教多由非有非空门悟入。
因为凡夫执著有我。要解脱跳出三界轮回必须证到无我观。佛法的“无我观”是区别与其他宗教及哲学的。而其他宗教或者哲学基本上没有敢于承认无我观的。三藏教中修别相念主要是讲苦、空、无常、无我。别相念者即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对治依于五蕴所起四倒。
分析我是从五蕴来入手的,五蕴即色、受、想、行、识。
第一是从色蕴上分析,我们的身体是不是我那?当一条毒蛇咬了我们的脚,医生说要截肢,为了保命我们不会在乎脚。然而别人踩了我们的脚,我们可能会很在乎这是我的脚。到底这只脚是不是我?为什么在不同时候有不同的认识。现代的医学发达到可以换脏器肢体,到底那个被换去的是我还是换来的是我?在色法上分析四大(地水火风)假合的我无自性,是因缘和合的我,这个我是因缘和合的一个假名而已。
第二是从受、想、行、识上分析,这四蕴属于心所法。那么我们只分析识蕴做一个代表。我们的前一念和后一念到底哪个是我?如果后一念是我,那么前一念所做的因,为什么要后一念受果。到底哪一个念是我?是去年的念是我,还是今年的念是我?
分析后我们看佛法中的无我观是非常科学的,而这个分析的方法在佛法中被称为析空观。这个分析不论是凡夫还是圣人都适用。在圣不增,在凡不减。
当佛陀无我观提出后,很多人非常害怕。想既然都无我了,谁修谁证、谁在轮回、谁在念佛。正是因为无我所以才会有轮回,正是因为树立无我观才种修行的因念佛的因。如果真有一个不变的我,那么我们会自己作主,不去轮回、不去生病衰老、不去死亡。因为无我,才对于生老病死的无常是无奈的。
那么这个无我观有人会误解为断见。认为既然无我了就及时行乐,也不受因果了,而佛法中的无我观不是唯物主义所说的断见。正因为无我(这个我无自性)才不能自主才有因果的相续。无我观也不同于唯心主义的常见。佛法中轮回的主体是什么?如果有一个不灭的灵魂在就落入常见,这种常见的人会认为人死了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就如某些宗教认为精神不灭论。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深入悟入佛法的人很难理解,所以对于外道有十四难句佛陀不回答。佛陀为什么不回答那,譬喻佛陀是一个大学教授,一个小学生提问大学的问题,佛陀给他讲了他也不会明白反而会更糊涂。当这个小学生读到中学读到大学的时候佛陀在讲他就会明白了。《大智度论》云:“问曰:若佛为一切智人何不答此十四难?答曰:无此事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汁之乳?是为非问。不可答也。”
小乘经的三法印(印证小乘经典)即一、诸行无常印。二、诸法无我印三、涅槃寂静印。大乘经,但有一法印,谓诸法实相。大乘经典中经常说到“如来藏”、妙明真心、常驻真心”这些名相是不是有我那?常常提到去伪存真,这个去掉的假我真是不是真我?如果有真我那么这个真我是不是和无我矛盾?这个矛盾是不是大乘和小乘见地上的矛盾呢?
其实这个本身并不矛盾。因为大乘和小乘的区别是发心,而菩萨正是因为建立了无我观行菩萨道的。正如《金刚经》云:“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上面谈到“如来藏、妙明真心、常驻真心”这些名相是佛陀方便众生说。《百法明门论》里面讲到如来藏等属于无为法中的真如无为。(无为法即离因缘造作之法)所以不能把这些名相理解为有我。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说明白了,也许我的悟入还没入佛智。但还是写了出来。敬请各位指正
关于“四门的佛学四门”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寄松]投稿,不代表集美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meiled.com/yule/202509-160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集美号的签约作者“寄松”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四门的佛学四门”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门的佛学四门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天台宗所立之四种...
文章不错《四门的佛学四门》内容很有帮助